卢 松 Song LU
教授(Professor)
旅游地理、乡村地理
教育背景
博士,南京大学,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
硕士,安徽师范大学,人文地理学
学士,安徽师范大学,地理科学
Email:ahlusong@126.com
卢松教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副书记、院长,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、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,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。2012-2016年任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副院长,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,入选国家旅游局首届“旅游业青年专家”培养计划。主要从事乡村旅游、旅游的区域影响、文化景观等领域教学与研究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,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规划项目、安徽省哲学社会规划项目、国家旅游局等省部级课题6项。发表论文100余篇,出版专著1部,主编或参编教材3部。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8项。
研究项目
主持,中国乡村绅士化过程、机制及效应研究—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41971171),2020-2023
主持,旅游发展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演变的影响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——以徽州地域文化景观为例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41371159),2014-2017
主持,交通要素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与优化研究,国家自然基金项目(40801054),2009-2011
主持,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区域影响与效应研究,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(2018BGL030),2019-2021
主持,旅游驱动的传统乡村城镇化研究,国家旅游局课题(TYETP201313),2013-2016
主持,基于东向发展战略的安徽省旅游资源整合与精品线路设计研究,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(AHSKF09-10D41),2011-2013
荣誉嘉奖
2021年,“中国乡村旅游地语言景观研究:以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为例(英文)”国家文化和旅游优秀成果学术论文一等奖(1/3)
2015年,“黄山市自驾车入游流旅行空间行为研究”,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优秀奖(1/3)
2015年,“间隔旅行计划: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”,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(1/7)
2014年,“安徽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”,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三等奖(1/3)
2013年入选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;同年入选国家旅游局首届“旅游业青年专家”培养计划
2010年“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比较——以西递景区与九寨沟景区为例”,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二等奖(1/5)
2012年“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初步研究——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”,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三等奖(1/2)
承担课程
人文地理学专业(硕士生):《旅游地理学》《文化地理学》
地理科学大类基础课(本科生):《地理科学导论》
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(本科生):《旅游地理学》
学术兼职
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、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
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
代表性论著
1. 卢松, 李卓妍. 城市居民对大型活动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模式——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例, 地理学报, 2021, 76(12):3025-3042.
2. 卢松,张捷,等.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比较——以西递景区和九寨沟景区为例. 地理学报,2008,63(6):646-656.
3. Lu S., Li G., Xu M. (2020).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rural destinations: A case study of Hongcun Village in China. Tourism Management, online, Volume 77, April 2020, 104005
4. 卢松,吴霞.古村落旅游地写生游客满意度评价. 地理研究,2017,36(8): 1570-1582.
5. 卢松,吉慧.黄山市自驾车入游流旅行空间行为研究. 地理研究,2013,32(1): 179-190.
6. 卢松,张捷,苏勤.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——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. 地理研究,2009,28(2):536-548
7. 卢松,陆林,等.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环境容量初探——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为例.地理研究,2005,24(4) :581-590.
8. 卢松,张小军,张业臣. 徽州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. 地理科学, 2018,38(10): 1690-1898.
9. 卢松,陆林,等.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——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、宏村为例.地理科学,2004,24(2) :250-256.
10. 卢松,陆林等.湖区农户对湿地资源和环境的感知研究.地理科学,2003,23(6):762-768